開閉所,是將高壓變電站送來的一路電源,通過在“開閉所”里設置的多臺開關柜,把電輸送到需要用電的若干個區域或不同的建筑物里的用電單位,位于電力系統中變電站的下一級,保持電壓不變。更形象生動地說就是把一路電源“分流”成為多路電源。
開閉所的認識-用途
其特征是電源進線側和出線側的電壓相同。當然,區域變電站也具有開閉所的功能。但需明確的是,開閉所是區別于變電站而言的。
開閉所也指用于接受電力并分配電力的供配電設施,高壓電網中稱為開關站。中壓電網中的開閉所一般用于10kV電力的接受與分配。設有中壓配電進出線、對功率進行再分配的配電裝置。相當于變電站母線的延伸,可用于解決變電站進出線間隔有限或進出線走廊受限,并在區域中起到電源支撐的作用。中壓開關站必要時可與配電室合建。
開閉所一般兩進多出(常用4~6出),只是根據不同的要求,進出可以設置斷路器、負荷開關。
開閉所的組成結構如下:
AT牽引網輔助分區所(SSP)的典型結構見下圖。圖中,T為接觸網;F為正饋線,PW為與鋼軌并聯的保護線(protection wire);B為斷路器;SD為保安接地器;LA為避雷器;OT
為控制回路電源;PT為電壓互感器;AT為自耦變壓器。保護線的作用是當接觸網或正饋線絕緣子發生閃絡接地時,可與保護線形成金屬性短路,便于斷電保護動作。
在綜合防災規劃圖中,作為一項重要保護點,需要在圖中表示出來
開閉所的認識-應用領域:
在鐵路電力系統中,開閉所(sub-section post)牽引網有分支引出時,為保證不影響電力牽引安全可靠供電而設的帶保護跳閘斷路器等設施的控制場所。多設于樞紐站、編組場、電力機務段和折返段等處。在供電分區范圍較大的復線AT牽引網中,有時為了進一步縮小接觸網事故停電范圍和降低牽引網電壓損失和電能損失,也可在分區所與牽引變電所之間增設開閉所,也稱輔助分區所(subsectioning post)。
鐵路開閉所的主要設備是斷路器。電源進線一般設兩回,復線時可由上、下行牽引網各引一回,出線則按需要設置。當出線數量較多時,也可將開閉所母線實行分段。單線時如就近無法獲得第二電源,也可只引一回電源。